你看到过声称“可以吃”的化妆品吗?
明令禁止的“食品级”化妆品最近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资料图】
近日,上海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平台上的一家母婴专营店销售的一款进口羊脂乳头霜进行查处,该产品宣称适合哺乳期女性使用,是“食用级羊脂膏”“宝宝可以吃的羊脂膏”。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不久前,温州也就一款号称“防蛀可吞咽”的“食品级”儿童牙膏作出处罚。
原料能吃不代表产品安全
多地药监部门再次强调,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完全是两码事。
一些化妆品之所以宣称自己是“食品级”“可食用”,往往是因为在生产化妆品时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但首先,用了能吃的原料,并不能证明生产出来的化妆品一定是安全的。“能不能吃”从来就不是评判化妆品是否安全的标准。
例如维生素K1,曾作为功效成分添加于化妆品中用于修复治疗酒糟鼻和弥漫性红斑,但有消费者因使用含维生素K1成分的化妆品引发面部或身体肌肤出现严重过敏现象,所以化妆品的安全性跟可否食用没关系。
除了维生素K1之外,还有魔芋等一些可食用或者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的物质被收录为化妆品禁用原料。
根本不存在“可食用”化妆品
更重要的是,业内专家表示,为了让化妆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性状稳定、不腐败、不变质,或多或少会添加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无化学成分添加的纯天然化妆品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是伪概念,所以药监部门多次明确表示:根本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
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以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投机取巧自创“食品级”化妆品的营销噱头来吸引顾客,他们打的是法律的擦边球,暗示消费者“能吃进嘴里的,用在身上更没问题”,普通的化妆品被商家贴上“可食用”的标签后,不仅价格上涨,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销量。
法律人士则指出,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追求高质量化妆品的迫切心理,用“食品级”化妆品引发消费者联想,替换了已被法律明令禁止的“纯天然”“纯植物”等概念,是在钻政策的空子,因此建议将“食品级”“可食用”纳入化妆品广告禁用语,从而规范营销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误食化妆品有安全风险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是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因此,化妆品不是为食用而设计的产品。
在化妆品的日常使用中,如偶尔少量从口唇部摄入化妆品,例如:口红、唇膏被舔食入口,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摄入量较小,仍在安全容许的范围内。
但如果儿童把化妆品误当作食品,主动大量摄入,则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还应及时就医。
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的实质,就是一个大忽悠。
你上过“食品级”化妆品的当吗?
来源:央视网、潮新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中国质量新闻网
编辑:丁小燕
上一篇 : 头条焦点:英国经济韧性十足! Q1 GDP环比微增0.1% 罢工等因素致3月GDP小幅萎缩
下一篇 : 最后一页